MONOLITH LAW OFFICE+81-3-6262-3248工作日 10:00-18:00 JST [English Only]

MONOLITH LAW MAGAZINE

IT

在非面对面交易如接收邮件物品等中,防止犯罪收益转移的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是如何规定的?

IT

在非面对面交易如接收邮件物品等中,防止犯罪收益转移的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是如何规定的?

在企业进行业务时,注意遵守合规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中,尤其引起关注的是”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Act on Prevention of Transfer of Criminal Proceeds)。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目的正如其名,即防止将通过”犯罪”获得的”收益”进行”转移”。该法规定,对于可能被用于洗钱等高风险交易,要求业务运营者确认交易对方的身份。例如,开设银行账户时需要出示身份证明文件,这也是基于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要求。

虽然许多人可能认为这个法律与他们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没有直接参与犯罪行为,也可能因为买卖账户等行为而无意间协助洗钱。因此,禁止转让、接受、交付、提供存折、现金卡等行为(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第28条)。

在洗钱行为日益国际化和巧妙化的情况下,不仅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普通的商务人士也需要充分理解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规定内容。

除了金融交易外,邮件接收服务业等也是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适用对象。私人信箱设立业以及租赁办公室和虚拟办公室可能属于邮件接收服务业。

此外,最近在线交易的完成情况越来越多。在这种非面对面交易中,如何进行基于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身份确认成为问题。

因此,我们将为提供邮件接收服务等的业务运营者解释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规定以及非面对面交易中的身份确认问题。

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与邮件接收服务

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与邮件接收服务

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是基于对防止洗钱和恐怖主义资金供应的国际要求,对该法定义的“特定经营者”在交易时施加了身份确认义务等。

在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上定义的“特定经营者”中,规定了邮件接收服务业。具体来说,指的是提供以下满足要求的服务的经营者:

  • 允许客户使用自己的住所或办公地点作为邮件接收地点
  • 代替客户接收寄给客户的邮件
  • 将接收的邮件交给客户

例如,在租赁办公室或虚拟办公室业务中,为合同方提供代替其接收邮件的服务的情况,将成为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适用对象。

此外,还有在超市或便利店内设置租赁箱,让购物客人可以接收寄给自己的包裹的服务。这种服务也可能属于邮件接收服务业。

因此,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因此,正确判断自己公司的服务是否属于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适用对象非常重要。

在《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中的身份确认是什么

在《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适用范围内进行业务的特定经营者,在交易时有义务进行身份确认。特定经营者与客户进行交易时的确认事项如下:

  • 身份确认事项(名称,总部或主要营业地点)
  • 代表人等的身份确认事项(姓名,地址,出生日期)
  • 代表人等的交易权限
  • 交易目的
  • 业务内容(如果是自然人,则为职业)
  • 如果有实质控制人,则为实质控制人的身份确认事项
  • 如果属于高风险交易,则为资产和收入

这里的“代表人等”指的是法人的代表人,交易负责人,代理人等。

另外,“高风险交易”指的是以下交易:

  • 在过去的合同中确认过的客户等
  • 有冒充代表人等的嫌疑的交易
  • 与在过去的合同确认时有虚假嫌疑的客户等的交易
  • 与居住在伊朗、朝鲜的人的交易
  • 与外国PEPs(外国重要人物,其家族,或由该重要人物或其家族实质控制的法人)的交易

个人确认减轻的情况

如果交易对手即客户属于“国家等”,则个人确认义务将会减轻。所谓的“国家等”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第4条第5款)。

  • 国家
  • 地方公共团体
  • 无人格的社团或团体
  • 上市公司等

需要注意的是,从法律上的表述来看,上市公司等并不包括在“国家”之内。在与上述法人或团体进行交易时,只需进行以下的个人确认即可。

客户确认事项
国家・代表人等的个人特定事项
・交易权限
地方公共团体
上市公司等
无人格的社团或基金会・代表人等的个人特定事项
・交易目的
・业务内容

非面对面交易中的确认方法

在非面对面交易中,如在线完成合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Act on Prevention of Transfer of Criminal Proceeds)所要求的身份确认,这是一个问题。

虽然有几种方法,但以下我们将特别介绍一些适合IT公司的在线完成的确认方法。

法人身份确认事项的确认方法

在与一般客户的交易中,需要确认的事项之一就是法人的身份确认事项。作为在线完成法人身份确认的方法,可以使用基于电子签名法的电子证书。

具体来说,可以接收来自客户(即法人的代表等)的电子证书和通过该电子证书确认的特定交易等相关信息的电子签名。基于商业登记的电子认证系统的电子证书是由登记处的登记官创建的。

参考:日本法务省|电子证书获取指南[ja]

确认代表人等身份信息的方法

在与客户交易时,确认代表人等的身份信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提供以下两种在线确认方法:

  • 使用基于电子签名法的认证认证业务者发行的电子证书
  • 应用程序接收型(拍摄面部图像+发送身份确认文件的图像)

一般来说,如果客户是个人,那么后者的应用程序接收型确认方法可能更易于使用。具体的确认步骤如下:

  1. 让客户使用特定业务者提供的软件
  2. 让客户拍摄自己的面部照片和带照片的身份确认文件的照片
  3. 让客户立即将这些图像信息发送到自己的公司或委托方
  4. 在自己的公司或委托方确认收到的身份确认文件是真实的,收到的照片不是过去拍摄的面部或身份确认文件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程序接收型的确认方法中,需要使用特定业务者提供的软件发送照片。也就是说,不允许客户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拍摄的照片。

此外,在确认身份确认文件是真实的过程中,需要确认身份确认文件的图像等是否有任何不自然的外形等。

确认收到的照片不是过去拍摄的面部或身份确认文件的照片的方法,例如,在确认身份信息时,向客户显示随机数字等,让客户在一定时间内拍摄写有该数字等的纸和面部或身份确认文件的照片,并立即接收发送。

另外,如果在线接收并保存身份确认文件,需要对信息泄露给予足够的注意。关于实际发生的信息泄露案例和应对措施,我们在以下文章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相关文章:从卡普空的信息泄露中学习危机管理和律师的角色[ja]

代表人等的交易权限

在过去,一般通过登记事项证明书来确认代表人等的交易权限,即确认该代表人等是否已作为具有代表该客户权力的董事进行了登记。

然而,最近,企业间的在线合同签订也越来越多。为了确认代表人等的交易权限而不产生书面交流,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客户的总部或营业所确认代表人等是否在处理交易事务上担任职务。

交易目的

关于交易目的,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询问以确认。

业务内容

关于业务内容,我们不接受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确认。通常,我们会通过获取客户的登记证明文件来确认业务内容。

实质控制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实质控制人是指实际上控制客户公司的自然人。例如,如果客户是股份有限公司,那么原则上,持有超过25%的表决权的自然人就是实质控制人。

如果存在实质控制人,我们将通过从代表人等处接收声明的方式确认实质控制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地址和出生日期。

另外,除非涉及高风险交易,否则无需使用实质控制人自己的身份证明文件来确认实质控制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只需代表人等的声明即可。

总结:非面对面交易中的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规定

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经常进行法律修订,规定的对象也在增加。由于该法的目的是防止犯罪,因此由警察厅主管,要求非常严格的执行。

另一方面,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的身份确认义务分情况复杂,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如果误解法律条文而未能进行必要的身份确认,对公司来说可能会带来重大的风险。

因此,当需要根据日本《犯罪收益转移防止法》进行身份确认时,我们建议您咨询熟悉IT领域的律师,以构建适当的系统。

我們事務所的對策介紹

Monolith法律事務所是一家在IT,特別是互聯網和法律兩方面都具有高度專業性的法律事務所。近年來,日本《犯罪收益轉移防止法》(Act on Prevention of Transfer of Criminal Proceeds)引起了廣泛關注,法律審查的必要性也在不斷增加。我們事務所提供有關日本《犯罪收益轉移防止法》的解決方案。詳細內容請參見下文。

https://monolith.law/practices/corporate[ja]

Managing Attorney: Toki Kawase

The Editor in Chief: Managing Attorney: Toki Kawase

An expert in IT-related legal affairs in Japan who established MONOLITH LAW OFFICE and serves as its managing attorney. Formerly an IT engineer,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IT companies. Served as legal counsel to more than 100 companies, ranging from top-tier organizations to seed-stage Startups.

Category: IT

Tag:

Return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