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前Twitter)的诽谤中伤应对策略是什么?也解析删除请求相关内容
近年随着社交网络服务(SNS)的普及,任何人都能轻松地发布信息,但与此同时,诽谤和中伤的帖子也在增加。特别是X(原Twitter)平台,在SNS中尤其容易遭受诽谤和中伤。
本文将介绍在X平台上遭遇诽谤和中伤时的具体应对措施。此外,还将详细说明收到诽谤和中伤时应采取的删除请求的具体步骤。
X(原Twitter)频繁发生诽谤中伤的原因
X(原Twitter)自2006年3月21日服务启动以来,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在2017年10月,仅日本国内的用户数就达到了4500万。虽然X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众多人士使用的著名社交网络服务,但诽谤中伤的问题也频繁发生。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发布的帖子也越来越多,因此诽谤中伤的帖子也随之增加。然而,诽谤中伤频发的原因不仅仅是用户数量众多,还有其他多种因素,下面将详细解释。
匿名性高,攻击性发言的门槛低
X(原Twitter)在创建账户时不需要注册真实姓名,用户可以仅凭自己设定的账户名使用这个匿名性较高的社交网络服务。除非用户自己公开,否则通过发帖是无法知道真实姓名的,居住地等信息也不会被其他用户知晓。因此,包括攻击性发言在内,发言的门槛非常低。
具备增强传播力的功能
X(原Twitter)具备转推(转发)功能,用户可以自由地再次发布自己或他人的发言。通过简单的点击或触摸,信息可以轻松传播,因此传播力极强。如果拥有众多追随者的有影响力的网红进行转发,传播力会进一步增强,信息会迅速在社会上扩散。
信息素养有问题的用户较多
在X(原Twitter)等社交网络服务中,有一些用户痴迷于增加帖子的浏览量,被称为“印象僵尸”。这些重视浏览量的用户更关注帖子能否引起轰动,而不是内容本身。为了引起轰动,他们不择手段地发布诽谤中伤的帖子,故意制造炎上事件。特别是在X这样匿名性高、用户众多的社交网络上,存在问题的“印象僵尸”用户也较多。
X(前身为Twitter)可采取的法律措施以应对诽谤
X(前身为Twitter)是一个用户数量极多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因此不可避免地也伴随着大量的诽谤内容。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诽谤的目标,即使你平时不使用X,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X上被人诽谤。一旦遭受诽谤,采取适当的措施,而不是选择忽视或默默忍受,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将解释在X上遭受诽谤时应采取的法律措施。
诽谤罪与侮辱罪等刑事处罚
在X(原Twitter)上进行诽谤或侮辱行为,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能会受到诽谤罪(日本刑法第230条)或侮辱罪(日本刑法第231条)等刑事处罚。诽谤罪的定义如下:
公然陈述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人,无论该事实是否存在,都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五十万日元以下罚金。
引用:侮辱罪及诽谤罪规定的沿革|日本法务省[ja]
将此应用于X的帖子,诽谤罪的成立条件如下:
- 公然进行的行为
- 陈述了事实
- 损害了名誉
对于不特定多数人可见的帖子,如果内容损害了对象的名誉并降低了社会评价,则可能构成诽谤罪。陈述的事实是否真实,与诽谤罪的成立无关。
另外,侮辱罪的定义如下:
即使没有陈述事实,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将被处以拘留或科料。
引用:侮辱罪及诽谤罪规定的沿革|日本法务省[ja]
将此应用于X上的帖子,侮辱罪的成立条件如下:
- 公然进行的行为
- 内容具有侮辱性
“公然进行的行为”是诽谤罪和侮辱罪的共同要求,但侮辱罪的要求与诽谤罪不同,不需要陈述事实。在X上公开可见的帖子中回复或引用转发,如使用“笨蛋”、“丑陋”、“恶心”等词汇,可能构成侮辱罪。然而,如果是通过私信单独发送的信息,则不满足“公然进行的行为”条件,因此不构成诽谤罪或侮辱罪。
索赔损害赔偿(如慰问金等)
如果您在X(原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遭受诽谤,您可以向诽谤您的对方索赔慰问金等损害赔偿。如果因为发布损害名誉的内容或未经许可发布个人信息、面部照片等行为而遭受损害,除了刑事处罚之外,您还可以提出民事上的损害赔偿和慰问金索赔。损害赔偿的金额根据发布内容和频率等因素而定,金额范围从数万元到超过100万元不等,具体金额根据案例有很大差异。
损害赔偿索赔属于民事诉讼范畴,与名誉毁损罪或侮辱罪的刑事处罚是不同的问题。因此,即使法院已经判定不构成刑法上的名誉毁损罪或侮辱罪,民事上仍有可能被认定损害赔偿索赔的合理性。
X公司(原Twitter)应对诽谤中伤帖文的规则
X公司(原Twitter)并非没有采取措施应对诽谤中伤的帖文。X公司制定了一套独特的规则来应对诽谤中伤。
X公司(原Twitter)禁止的帖文内容
首先,X公司(原Twitter)禁止了一些帖文内容。其中与诽谤中伤相关的帖文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暴力言论: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或加害威胁、煽动、赞美,以及表达这些愿望。攻击性行为/骚扰:禁止分享攻击性内容、针对特定人物的骚扰行为,或煽动他人进行此类行为。仇恨行为:基于种族、民族、出生地、社会地位、性取向、性别、性别认同、宗教信仰、年龄、残疾或严重疾病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是被禁止的。
来源:X规则|X帮助中心
如这些规则所示,X公司禁止任何攻击他人或骚扰的帖文内容。通过禁止攻击性内容的帖文,X公司旨在防止诽谤中伤的发生。
X公司(原Twitter)关于账户停止措施的说明
在X公司(原Twitter)中,如果违反了规则,虽然不会立即受到刑事处罚,但账户可能会被停止(冻结)。典型的账户停止案例包括“冒充账户”和“以攻击个人为目的创建的账户”。
所谓的冒充账户,是指冒充名人进行帖文的账户。冒充帖文的内容可能会损害被冒充名人本人的名誉。
另外,“以攻击个人为目的创建的账户”,其攻击性帖文可能会构成诽谤中伤。对于这些账户,用户的举报或X公司的判断可能会导致账户被采取停止措施。
X(原Twitter)的诽谤中伤应对及删除请求
在X(原Twitter)上,虽然有独立的规则来应对诽谤中伤的帖子,但这些都是基于X公司自身的判断。即使向X公司报告,也不能保证他们一定会采取如停用账户等措施,也不一定会立即得到处理。因此,自己也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本文将解释如何自行应对诽谤中伤,以及如何请求删除帖子。
自行向X(原Twitter)公司提出的删除请求
当遭受诽谤中伤时,您可以自行向X(原Twitter)公司请求删除相关帖子。通过自己迅速向X公司报告违规,可以促使他们采取措施,如删除相关帖子或停用账户。
向X公司提出删除请求的步骤如下:
- 转到要报告的帖子
- 点击或轻触顶部的菜单图标(…)
- 选择[报告帖子]
除了直接从帖子页面报告外,您还可以通过“帮助中心”的查询表单进行报告。
通过律师进行的删除请求
虽然您可以自行向X(原Twitter)公司提出删除请求,但并不保证他们一定会予以响应。您也可能得不到他们何时会处理的回复。仅靠个人向X公司报告来处理诽谤中伤是困难的。
虽然可以通过直接邮件等方式与帖子发布者联系请求删除,但这可能反而会使情况恶化。因此,我们建议委托律师,并通过下文将提到的法院程序进行法律手续以请求删除。
面对X(原Twitter)无法通过删除请求处理诽谤中伤的应对措施
即使是个人向X(原Twitter)举报诽谤中伤,或者通过律师向X请求删除,也可能会遇到删除请求不被接受的情况。本文将解释在X上的删除请求未被批准时的应对策略。
委托律师进行法律程序的应对
即使X(原Twitter)公司不接受删除请求,您也可以向法院申请临时禁令以删除帖子。在法院程序中,您需要根据法律主张您的权利受到了侵犯,这对于个人来说可能相当困难。此外,为了在法庭程序中收集有效的证据,建议您委托律师。
通过委托律师,不仅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删除帖子,还可以确定诽谤中伤的用户,并要求赔偿损失,或者以名誉毁损罪或侮辱罪向警方提起刑事诉讼。
咨询警方
由于法院的法律程序可能既费时又繁琐,首先咨询警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帖子内容具有威胁性,让人感到身体危险,或者涉嫌名誉毁损罪或侮辱罪,那么通过向警方咨询,有可能将其作为刑事案件处理。
特别是在帖子内容具有威胁性,让人感到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迅速让警方介入对于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即使去警局,有时也可能仅仅停留在“咨询”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您还可以选择向警方提交受害报告,或者进行告诉、告发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建议您咨询律师,了解可以采取哪些对策。
X(旧Twitter)上的诽谤及发布者信息披露请求
在X(旧Twitter)等互联网平台上遭受诽谤时,您可以请求披露发布该内容的人的信息,以确定是谁发布了这些帖子。这是根据《日本提供者责任限制法》(Provider Liability Limitation Law)第5条定义的受害者权利。如果不知道是谁发布了诽谤内容,可能会难以采取法律行动,因此确定发布者身份是应对诽谤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解释关于发布者信息披露请求的内容,以及提出请求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什么是发信人信息披露请求
在X(原Twitter)等社交网络服务和互联网论坛上,如果遭受诽谤等侵害,可能会有索赔损害赔偿的情况。然而,如果匿名发帖或发布,由于不知道对方是谁,因此无法索赔损害赔偿。
为此,为了确定是谁发出了相关帖子的程序就是“发信人信息披露请求”。即使在互联网上匿名发帖,提供商(ISP)仍然保留有IP地址等信息,因此有可能通过这些线索找到发信人。一旦确定了发信人,就更容易采取法律措施,如索赔损害赔偿或提起刑事诉讼。
注意开示请求所需时间与日志保存期限
虽然通过发信人信息开示请求有可能确定发信人身份,但需要注意开示请求程序所需的时间。不同的提供商(Provider)日志保存期间各不相同,有的提供商可能仅保存约3个月等较短时间,因此即使提出开示请求,一旦超过日志保存期限,就无法确定发信人了。
因此,在日志保存期限过去之前迅速采取行动至关重要。请尽早咨询律师,并提出信息开示请求。可能需要向法院申请日志保存临时处理或发信人信息删除禁止的临时处理。
即使是发信人信息披露请求,也可能不被接受
根据《日本提供者责任限制法》(Japanese Provider Responsibility Limitation Law)第5条的规定,虽然对于诽谤受害者提出的发信人信息披露请求有明确的规定,但并不意味着每次请求都会被接受。为了获得发信人信息的披露,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 必须是特定电子通信传播的信息
- 必须是自认权利受到侵害的人提出的请求
- 权利侵害必须是明显的
- 必须有正当理由要求披露信息
- 对方必须是披露相关服务的提供者
- 请求披露的内容必须属于发信人信息
在X(原Twitter)上对诽谤的发信人信息披露请求中,关键的要点是“权利侵害必须是明显的”和“必须有正当理由要求披露信息”这两点。
关于“权利侵害必须是明显的”,如果不是明确指名造成名誉损害的帖子,而只是含蓄的内容,那么披露请求可能不会被接受。即使是明确指名并降低社会地位的内容,如果存在公共性或公益性,并且不违反事实,那么也不会被视为非法,披露请求也不会被接受。
另外,关于“必须有正当理由要求披露信息”,仅仅是“想知道是谁写的”这样的理由,通常难以被认为是正当理由。具体来说,如果有“为了向对方索赔损害赔偿”、“为了请求删除帖子”、“为了要求恢复名誉的措施”、“为了进行刑事告诉”等合理且正当的理由,那么披露请求更容易被接受。
关于X的发信人信息披露请求的程序等信息,请参考以下文章。
在X(前身为Twitter)上被认定为诽谤的案例
我们将介绍实际在X(前身为Twitter)上因诽谤而被要求赔偿损失或被认定有刑事责任的案例。
因名誉毁损获得赔偿的案例
在X(原Twitter)上,一位女士持续遭到一个身份不明用户的名誉毁损,随后确定了对方身份并提出损害赔偿,获得了承认的判例(日本埼玉地方法院令和元年(2019年)7月17日判决)。
这是一起从2017年至2019年,同一人物更换账号重复进行名誉毁损发帖的案例。
遭受名誉毁损的女性向Twitter公司进行了违规举报,但未获得处理,她通过发信人信息公开请求确定了发帖者身份,并提起了诉讼。
诉讼结果,名誉毁损行为被认定,被判决支付包括律师费在内的慰问金200万日元,总计263万8000日元的赔偿金。此外,除了损害赔偿金外,还被命令支付直至获得道歉信为止,每日1万日元的赔偿金。
即使向Twitter公司举报也未得到处理,但仍被判决支付高额慰问金200万日元的罕见判例。
转发推文被认定需赔偿损害的案例
在X(原Twitter)上,即使是以引用他人推文的形式进行转发,也存在被认定需赔偿损害的案例(大阪高等法院令和2年(2020年)6月23日判决[ja])。一位前知事因为一名记者的转发推文构成名誉毁损而提出损害赔偿,一审和二审均支持了这一请求。即使是转发他人的推文,如果包含降低他人社会评价的内容,也可能被认定为名誉毁损并需赔偿损害。
此外,还有因转发设置了隐私保护的账户推文而被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设置了隐私保护的账户推文是否缺乏公开性”成为了争议点。然而,即使是设置了隐私保护的账户,由于已经被批准的多个用户可以浏览,并且其他用户一旦获得批准,也能立即浏览或转发,因此法院驳回了“缺乏公开性”的主张,并认定需赔偿损害。
正如上述,转发推文也可能被视为与本人发言同等,设置了隐私保护的账户也不被认为缺乏公开性的判例也是存在的。
相关文章:Twitter上设置了隐私保护的账户中的诽谤是否构成名誉毁损?解读两个案例[ja]
因誹謗中傷而被认定侮辱罪的案例
2020年5月,女子职业摔角手木村花因在Twitter(当时)等社交媒体上受到的诽谤中伤而心生困扰,不幸自尽的事件发生了。这起事件起因于3月份她参加的一档电视节目,节目中的某些行为在观众中引发了热议,导致她收到了大量如“去死吧,混蛋”、“恶心”等恶意的诽谤中伤言论。
木村花因节目观众的诽谤中伤而自杀的事件被广泛报道。由木村花的母亲等遗族提起的诉讼导致多人因发布诽谤中伤言论而被以侮辱罪移送法院审理。其中,一名男性因其发布的恶劣内容被东京地方检察院以简易起诉的形式判处科料(日本刑法规定的一种轻于罚金的财产刑)的有罪处分。
这一案例作为刑事案件被处理,调查机关介入并对发言者施以刑事处罚,对网络上的诽谤中伤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该事件也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促使日本在2022年6月13日将侮辱罪的法定刑从“拘留或科料”提高到“1年以下的监禁或禁闭或30万日元以下的罚金或拘留或科料”,实现了对该罪行的严厉处罚。
总结:针对X(原Twitter)的诽谤删除请求应尽快咨询律师
在X(原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的诽谤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即使是不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也不例外。如果不幸成为诽谤的受害者,迅速采取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从删除帖子的请求到发起信息披露请求和索赔等,应对措施多种多样,但个人处理这些问题往往相当困难且负担重大,因此我们建议您咨询律师。
特别是在发起信息披露请求时,由于日志保存期限的问题,为了在证据消失前迅速采取行动,您应尽快咨询律师。迅速进行诽谤帖子的删除请求和法律行动是解决诽谤问题的关键。
我们事务所的对策介绍
Monolith法律事务所结合了IT特别是互联网和法律的丰富经验。近年来,网络上扩散的名誉风险和诽谤信息被称为“数字纹身”,给当事人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我们事务所提供了应对“数字纹身”的解决方案。请参阅下文了解详细信息。
Monolith法律事务所的业务领域:Digital Tattoo[ja]
Category: 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