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LITH LAW OFFICE+81-3-6262-3248工作日 10:00-18:00 JST [English Only]

MONOLITH LAW MAGAZINE

IT

使用ChatGPT进行业务活动的风险有哪些?也解析法律问题

IT

使用ChatGPT进行业务活动的风险有哪些?也解析法律问题

自ChatGPT发布以来,其实用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使用它可能伴随着各种风险。目前,相关法律尚在制定阶段,许多企业家对于在商业中使用ChatGPT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感到不安。

本文将解释在商业中使用ChatGPT时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在业务中使用ChatGPT的四大风险

在企业中,自然语言生成AI ChatGPT的利用正在推进,2022年度(令和4年)的企业采用率为13.5%,如果包括“计划采用”的话,这一比例将达到24.0%。(来源:日本総務省|令和5年(2023年)信息通信白皮书 通信使用动向调查「企业中IoT・AI等系统服务的采用状况[ja]」)

确实,包括ChatGPT在内的AI技术对于提高企业的业务效率是有效的,并且预计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然而,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法律风险。因此,在决定是否将其用于商业目的之前,需要充分理解这些风险。

例如,专家们已经对AI的潜在风险发出了警告,这些风险包括版权问题、错误信息的传播、机密信息泄露、隐私问题以及被用于网络攻击等。

本章将解释在商业中使用ChatGPT时的四大风险。

学习功能导致的信息泄露风险

ChatGPT虽然便利,但作为一款通过学习网络上各种数据生成的AI聊天机器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输入的信息可能会被用于学习并因此泄露。

根据OpenAI的数据使用政策,除非通过ChatGPT的“API”或申请“选择退出”,否则用户输入到ChatGPT的数据将可能被OpenAI收集并用于学习。

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不要输入个人信息或机密信息等高度保密的信息。即使不小心向ChatGPT输入了个人信息,也会显示警告信息,ChatGPT不会保存或追踪个人信息,并且设计了无法在聊天中输出这些信息的机制。

然而,过去曾有因OpenAI公司系统上的漏洞导致用户注册的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发生。

相关文章:ChatGPT信息泄露风险及应采取的四项措施介绍[ja]

信息可信度缺失的风险

信息可信度缺失的风险

自2023年5月起,ChatGPT实现了网页浏览功能,因此具备了搜索功能,能够收集最新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提供回答。

然而,尽管ChatGPT在回答问题时会输出看似真实的信息,但其信息的可信度并未得到保证。ChatGPT生成的回答并非基于学习数据的准确性,而是生成被认为概率较高(最可能的)的文本。因此,对ChatGPT的回答进行事实核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基于ChatGPT的回答传播了虚假信息,可能会损害企业本身的信誉。

2023年4月3日,东京大学针对ChatGPT存在的技术挑战以及其对未来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关切,并发表了以下声明:

“ChatGPT的原理是通过大量现有文本和内容的机器学习与强化学习,概率性地创造出看似合理的文本。因此,所写内容可能包含谎言。这就像是与一个非常会说话的‘装懂者’交谈一样。(当然,最新版本GPT-4的准确性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作为咨询对象也是相当优秀的存在。)因此,要熟练使用ChatGPT,需要专业知识,批判性地检查回答,并适时进行修正。此外,它无法分析或描述现有信息之外的新知识。也就是说,即使有了ChatGPT,人们也不能忽视学习和研究。但是,如果有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的人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回答内容,并熟练地使用它,那么可以显著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东京大学如是指出。

引用:东京大学|「关于生成型AI(ChatGPT, BingAI, Bard, Midjourney, Stable Diffusion等)[ja]

著作权侵犯与隐私侵犯等法律风险

在ChatGPT中,著作权侵犯的判断分为“AI开发・学习阶段”和“生成・使用阶段”。由于各阶段涉及的著作物使用行为不同,因此适用的著作权法条款也有所区别。因此,需要分别考虑这两个阶段。

参考:日本文化厅|令和5年(2023年)著作权研讨会“AI与著作权”[ja]

在2019年1月实施的修订著作权法中,新增了第30条之4的权利限制规定(无需许可的例外规定),专门针对“AI开发・学习阶段”。原则上,不以享受著作物中表达的思想或情感为目的的使用行为,如AI开发的信息分析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进行。

另一方面,如果ChatGPT输出的生成物与著作物存在相似性或依赖性(改编),则可能构成著作权侵犯。因此,在公开之前,需要确认ChatGPT参考的信息的权利人,并检查ChatGPT创建的内容是否与之类似。引用著作物时,必须明确标明来源(权利限制规定);转载时,则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使用许可,以确保合理处理。

根据OpenAI公司的使用条款,ChatGPT创建的内容可以商业使用。但如果判断ChatGPT利用产生的内容是否侵犯著作权存在困难,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如果被著作权人指出著作权侵犯,可能会面临民事责任(赔偿损失、精神损害赔偿、使用禁止、名誉恢复等法律措施)或刑事责任(控告罪)。对于企业来说,可能适用双重惩罚规定,对个人和法人都可能施加处罚,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害。

同样,对于个人信息和隐私,也需要注意不要输入到ChatGPT中。如前所述,即使不小心将个人信息输入到ChatGPT,该平台也不会保存或追踪个人信息,并且无法在聊天中输出这些信息。但这是OpenAI的政策,其他平台或服务可能有所不同。

关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详细解释,请参阅以下文章。

相关文章:企业个人信息泄露及其赔偿风险[ja]

无意中创造有害内容的风险

无意中创造有害内容的风险

根据ChatGPT所学习的数据内容和提示的内容,可能会创造出有害内容。如果在不检查ChatGPT生成的内容的情况下就发布,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品牌价值,并可能导致法律问题。

虽然已设置ChatGPT无法输入输出有害内容,但是对于有害程序代码、欺诈性服务等内容的判别可能较为困难,仍有可能输出这类内容。考虑到这些风险,始终检查生成内容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理解使用条款,避免ChatGPT使用风险

在商业使用ChatGPT时,为了避免风险,首先必须按照OpenAI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规定的方式进行使用。由于使用条款经常进行修订,因此在商业使用时,需要确认修订内容并掌握最新的使用条款。

相关文章:解读OpenAI使用条款,商业利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ja]

如何避免在ChatGPT业务使用中的风险

制定公司内部规则

为了避免ChatGPT潜在的风险并在商业中合理使用,企业需要建立以下的治理结构。

制定公司内部规则

2023年5月1日(令和5年5月1日),一般社团法人日本深度学习协会(JDLA)总结了ChatGPT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LSI),并发布了《生成AI使用指南》。在产学官各领域,也在积极推进制定指南的考虑。

在企业引入ChatGPT时,提高个人信息安全素养和进行内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制定适合自己公司的ChatGPT使用指南是可取的。通过制定并广泛传达明确的ChatGPT使用规则指南,可以期待达到一定程度的风险规避。

参考:一般社团法人日本深度学习协会(JDLA)|《生成AI使用指南[ja]

设立ChatGPT使用的监督人员

在公司内部设立ChatGPT使用的监督人员,持续监控指南的运用并管理风险,也是避免风险的有效方法。

监控ChatGPT的行为、修正生成结果和管理数据的审计工作,一般可以说是类似于系统审计。系统审计是客观评估信息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目的是为了业务的效率化和组织变革的支持。通过设立进行审计的监督人员,也可以加强运营的透明性和责任解释。

总结:在ChatGPT的业务应用中,采取风险规避措施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详细解释了ChatGPT在业务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相应的对策。

对于ChatGPT这类迅速发展的AI商业应用,从制定公司内部使用指南、审查商业模式的合法性、起草合同书和使用条款、保护知识产权、到处理隐私问题等,都涉及到多种法律风险。因此,采取专业措施并与精通AI技术的专家合作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事务所的对策介绍

Monolith法律事务所是一家在IT领域,尤其是互联网和法律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律师事务所。AI业务伴随着许多法律风险,因此,获得精通AI相关法律问题的律师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事务所拥有精通AI的律师和工程师等组成的团队,为包括ChatGPT在内的AI业务提供各种法律支持。具体详情请参阅下文。

Monolith法律事务所的业务范围:AI(包括ChatGPT等)法务[ja]

Managing Attorney: Toki Kawase

The Editor in Chief: Managing Attorney: Toki Kawase

An expert in IT-related legal affairs in Japan who established MONOLITH LAW OFFICE and serves as its managing attorney. Formerly an IT engineer,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IT companies. Served as legal counsel to more than 100 companies, ranging from top-tier organizations to seed-stage Startups.

Category: IT

Tag:

Return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