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中的不當操作之法律應對

基本理念
損害競技公平性的作弊行為,會妨礙遊戲的健全運營,並顯著降低其作為競技的信賴度。
針對此類行為,運營方需要在使用條款中明確設定禁止事項,並對違規者實施適當的制裁措施。
在嚴重違規案例中,還需要考慮採取法律措施。
不正操作的定義與影響
在處理此類問題時,首先需要了解不正操作是指透過不正當地改變數據、使用未經授權的程式,甚至反覆執行非預期的操作等方式,來不當增強玩家所操控角色的能力值、故意降低對手的能力值,或不正當地獲取遊戲內資源的行為。
特別是在多人遊戲環境中,這類行為會嚴重破壞競技平衡,並使得公平競爭的實施變得困難。
透過規約的管理體制
因此,在運營規約中,必須明確規定禁止數據篡改、禁止使用未經授權的程式、禁止不正當的自動化行為等,並且需要能夠對進行這些行為的玩家採取暫停或剝奪帳戶使用權等措施。
然而,由於誤判可能成為損害賠償請求的原因,因此在認定違反行為時需要謹慎判斷。
刑事法律上的應對
針對更嚴重的違法行為,有必要考慮包括刑事控告在內的法律措施。
根據現行日本法律,雖然沒有直接懲罰不正當操作的規定,但若妨礙伺服器功能,可能適用電子計算機損壞業務妨害罪(日本《刑法》第234條之2);若透過虛假信息獲取不當利益,可能適用電子計算機使用詐欺罪(同法第246條之2);若改變權利義務或事實證明相關的數據,可能適用不正電磁記錄作成及供用罪(同法第161條之2)。
在實際應用時,與法律專家的協商是不可或缺的。
實例與未來展望
實際上,2019年7月,一家線上遊戲運營公司公佈了一起重大違規案例。
一名經常使用作弊工具以獲取競賽優勢的用戶,因違反日本《私電磁的記錄不正作出及供用罪》以及《偽計業務妨害罪》而被逮捕。
這類案例顯示出在電子競技中,不正當操作可能被視為刑事案件的重要先例。
基於這種情況,謹慎評估違規行為的程度及影響範圍,並選擇適當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促進電子競技的健康發展,需要從預防性規範和事後適當應對兩方面進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