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上惡意文章和帳戶的刪除方法與法律責任
Facebook(臉書)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在全球範圍內發布,其中包括誹謗、侵犯隱私權,以及可能引發名譽損害的惡意文章。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之一,並且其用戶年齡層廣泛,因此,由於上述惡意文章所造成的損害並不小。
因此,本文將介紹在Facebook上發布惡意文章的法律責任,以及刪除惡意文章的方法。
什麼是Facebook(フェイスブック)
Facebook是由Meta公司營運的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服務。Facebook的帳戶原則上需要實名註冊,註冊的用戶可以發布自己的文章,查看朋友的文章,以及發送和接收訊息。
在Facebook上發布的文章的公開範圍可以自由選擇,例如「公開給所有人」或「只公開給朋友」等。但是,如果選擇「公開給所有人」,由於其他人可以分享該文章,因此公開的文章有可能被廣泛傳播。
此外,即使在Facebook上實際上並未被廣泛傳播,也存在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或在Facebook內搜索個人名或公司名的用戶可能看到負面投稿的風險。
什麼是在Facebook上發布的惡意文章
在Facebook上發布的惡意文章可能包括哪些內容呢?以下是一些惡意文章的例子。
針對個人的負面發布例子
「○○股份有限公司的A(真名)是一個最低的人,他經常對下屬進行權力騷擾。」
雖然本所不清楚事實情況,但如果有人公開發布這種負面內容並明確提到個人名字和公司名稱,可能會對該人或公司的信譽產生負面影響。
針對企業的負面發布例子
「我被B公司的美容院強行推銷,我希望冷靜期,但他們不接受。」
這可能是一個與B公司發生某種問題的人,出於報復心理發布這種文章。即使這種負面內容的文章在Facebook上發布,即使不是真實的,該公司也可能因形象下降導致客戶數量減少等損失。
其他,無稽之謗或風評損害等
Facebook原則上要求實名註冊,但也可能有人用隨意的名字註冊帳戶,對特定的公司或個人發布誹謗文章或風評損害文章。然而,對於這些人的發布,就像在5ch(前2ch)等匿名論壇上發布的誹謗和風評損害一樣,也有刪除的方法。
相關文章:5ch(前2ch)的刪除請求方法[ja]
在Facebook上發布惡意文章的法律責任
在Facebook上發布惡意文章可能會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可以分為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刑事責任
文章的內容會影響到具體的問題,但特別容易引起問題的包括以下幾種:
- 公開指出事實以降低他人的社會評價:日本日本的名譽毀損罪
- (雖然不是指出事實,但)公開侮辱他人:日本日本的侮辱罪
- 通過散播虛假信息等手段損害他人的信譽:日本信譽毀損罪
- 通過散播虛假信息等手段妨礙他人的業務:日本業務妨害罪
以上這些行為都是犯罪行為,可能會被判處有期徒刑或罰金等刑罰。
相關文章:網路上的誹謗中傷可能構成日本信譽毀損罪和業務妨害罪的案例[ja]
民事責任
在民事上,可能構成非法行為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公開指出事實以降低他人的社會評價:名譽毀損
- 傷害他人的名譽感情:侵犯名譽感情
- 侵犯他人的隱私:侵犯隱私權
如果進行了以上這些非法行為,可能需要對受害者承擔損害賠償和道歉廣告等責任。
相關文章:名譽毀損的起訴條件是什麼?解釋認定的要件和精神損害賠償金的市場價格[ja]
如何刪除Facebook上的惡意文章
如果有人在Facebook上發布了像上述那樣的惡意文章,有兩種主要的方法可以刪除它。
- 以違反使用條款為理由提出刪除請求
- 以違法為理由提出刪除請求
如何以違反Facebook使用條款為理由提出刪除請求
首先,如果您認為發布的惡意文章違反了Facebook的使用條款,您可以直接向Facebook請求刪除該文章。操作步驟如下:
如何報告|Facebook幫助中心[ja]
- 移至您想要報告的文章。
- 點擊文章右上角的 。
- 點擊[報告此文章]。
- 為了提交反饋,請點擊最接近描述此文章如何違反Facebook的社區規定[ja]的選項。點擊[下一步]。
- 根據反饋的內容,您可以向Meta提交報告。對於某些類型的內容,可能不需要提交報告,但本所會使用您提供的反饋來改進本所的系統。點擊[完成]。
另外,Facebook的社區規定中詳細列出了被視為「欺凌和騷擾[ja]」的禁止行為。
例如,如果有人發布了「○○股份有限公司的A(真名)是一個每天都在對下屬施加權力騷擾的惡劣人物。」這樣的文章,這可能違反了社區規定中「欺凌和騷擾[ja]」的「侮辱和令人厭惡的表達」。
另外,如果有人發布了「我被B公司的美容院強行推銷,我希望冷靜期,但他們不接受。」這樣的文章,如果這是虛假的,那麼可能違反了社區規定中的「欺詐和欺騙行為[ja]」。
然而,是否違反上述社區規定或使用條款的判斷是由Facebook自行進行的,因此即使提出了刪除請求,也不一定能得到應對。
因此,除了違反使用條款外,還可以以文章違法為理由,從法律角度提出刪除請求。
如何以違法為理由提出刪除請求
像前述那樣的文章,除了可能違反使用條款外,還可能有理由考慮以名譽毀損或業務妨礙等違法行為為理由提出刪除請求。
例如,如果有人發布了「我被B公司的美容院強行推銷,我希望冷靜期,但他們不接受。」這樣的文章,如果這是虛假的,並且具體指出了業者違反特定商業交易法等的事實,那麼可能構成名譽毀損或業務妨礙等。
因此,當以違法為理由提出刪除請求時,主要的主張將是上述的犯罪或侵權行為等法律責任,這些都需要極專業的知識和判斷,因此本所建議您請求對網路問題如誹謗等有深入了解的律師。
然而,Facebook判斷問題文章是否真的違法是困難的,即使確實違法,Facebook也並無法律義務必須回應這種刪除請求。因此,為了使Facebook有法律約束力地刪除該文章,需要通過法院的程序,這就是以下所述的「臨時處分」。
透過臨時處分進行刪除
透過法院進行的程序主要有「訴訟」和「臨時處分」兩種,臨時處分是在訴訟之前,能夠確保與勝訴時相同狀態的程序。
在非法文章的刪除臨時處分中,「該文章是否非法將在訴訟中仔細決定,但在進行訴訟期間,文章一直被發布可能會擴大損害,所以暫時先將文章視為非法」的程序。如果這種臨時處分被法院接受,那麼該文章將「暫時先被視為非法」,因此,Facebook將有法律義務進行刪除。
在訴訟的情況下,即使進行順利,也通常需要3至12個月,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拖延到數年。然而,臨時處分如果諮詢對網路問題如誹謗等有強烈了解的律師,從委託到刪除通常只需要2至3個月。
另外,由於臨時處分也是透過法院進行的法律程序,因此不僅需要主張非法,還需要提交證據來支持該主張。
例如,在上述「被B公司的美容院強行推銷,希望冷靜期但未被接受」的投稿中,為了主張不符合名譽毀損成立的例外「真實性」的要求,
- 美容院推銷的手冊
- 簽約時的說明文件
- 關於冷靜期的手冊
等證據需要提交,並主張「該公司並未進行美容院的強行推銷,並在被要求冷靜期時進行了適當的處理」等。
相關文章:誹謗中傷對策中重要的「刪除臨時處分」是什麼[ja]
投稿者的身份確認(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
儘管Facebook的原則是實名註冊,但有些人可能會使用假名註冊,或者使用偽裝帳戶。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通過使用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的程序,確定假名或偽裝的投稿者的身份。
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是根據日本《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法》(Provider Liability Limitation Act)第5條第1項的規定進行的程序,一般來說,需要進行以下步驟:
- 向內容提供者(CP)提出揭露投稿者的IP地址等資訊的請求(臨時處分)
- 根據CP揭露的IP地址,確定投稿者簽約的網路服務提供者(ISP),並向該ISP提出揭露投稿者的姓名、地址等資訊的請求(訴訟)
如果通過上述一系列程序確定了投稿者的身份,則可以向該投稿者提出對因投稿而產生的精神損害的慰撫金,以及確定投稿者身份所需的律師費用等的賠償請求。
相關文章: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是什麼?律師解釋其方法和注意事項[ja]
然而,以前,上述的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的一系列程序需要分別對CP和ISP進行,並且對ISP的揭露請求需要經過訴訟,而不是臨時處分,因此,最終確定投稿者的身份可能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或者更長),這一點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問題。
因此,由於日本《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法》在令和3年(2021年)的修訂(於令和4年(2022年)10月1日實施),新設立的新制度(發信者資訊揭露命令的申請)使得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更簡單且迅速地確定投稿者的身份。
相關文章:解釋於令和4年(2022年)10月1日開始的「發信者資訊揭露命令事件」,投稿者的身份確認變得更迅速[ja]
如何請求刪除Facebook的假冒帳戶
Facebook的原則是實名註冊,但是,也存在一些利用他人的名字或照片等假冒他人的帳戶。
這種「假冒」等行為,不僅違反了使用條款,而且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因為誹謗或侵犯肖像權等而被認為是違法的。
因此,對於假冒帳戶,也可以通過前述的發信者信息公開請求等方法,請求停止帳戶、刪除帳戶或刪除帖子。
相關文章:律師解釋Facebook的假冒和劫持以及對策[ja]
總結:遇到網路誹謗問題,請向律師諮詢
Facebook原則上需要實名註冊,但對個人或企業的負面投稿並不少見,且由於其使用者數量眾多,因此所造成的風評損害等也不可小覷。
對於惡意投稿,您可以向Facebook報告違規。即使報告違規後,投稿仍未被刪除,那麼可能需要通過法院提出刪除請求或進行投稿者確定程序。
然而,如果不請求律師,自行進行名譽毀損等法律主張可能相當困難。如果您因Facebook上的誹謗文章或風評損害文章而感到困擾,建議您儘早向具有豐富知識的律師諮詢,這樣可以更順利地處理問題。
本所事務所的對策介紹
Monolith法律事務所是一家在IT,特別是互聯網和法律兩方面都有豐富經驗的法律事務所。近年來,網路上散播的名譽損害和誹謗資訊已經成為「數位刺青」,帶來了嚴重的損害。本所事務所提供「數位刺青」對策的解決方案。詳細內容已在下面的文章中說明。
Monolith法律事務所的業務範疇:數位刺青[ja]
Category: 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