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LITH 律師事務所+81-3-6262-3248平日 10:00-18:00 JST [English Only]

MONOLITH LAW MAGAZINE

Internet

告訴我!goo的負面問題和答案的刪除方法是什麼?

Internet

告訴我!goo的負面問題和答案的刪除方法是什麼?

「教えて!goo」是一個Q&A社區服務,讓其他人可以回答投稿者的問題。其類別包括「困擾諮詢・人生諮詢」、「地區資訊・旅行・出門在外」以及「生活・日常・節慶」等多種範疇。在眾多的問題和回答中,可能會出現像是「我遭到○○的員工A(真名)的惡劣態度,你們怎麼看?」這樣的問題,或者對於「我打算住在□□飯店,有住過的人可以分享一下感想嗎?」這樣的問題,有人回答「□□飯店的房間根本不打掃。太髒了,絕對不建議住。」這樣的負面問題和回答。在這種情況下,使用Google等搜尋引擎或在「教えて!goo」內搜尋餐廳名或飯店名的用戶可能會看到這些負面的投稿。
如果在「教えて!goo」上有負面內容的問題和回答被投稿,本所是否可以要求刪除這些問題和回答呢?又,應該在什麼情況下尋求律師的諮詢呢?

什麼是「教えて!goo」?

來自「教えて!goo」主頁的圖片

在「教えて!goo」上,投稿者可以發表問題並獲得回答。由於「教えて!goo」也有應用程式,只要安裝該應用程式,就可以從應用程式中查看問題和回答。因此,如果有關酒店或餐廳的負面問題或回答被發表,正在「教えて!goo」網站或應用程式中尋找資訊的用戶可能會看到這些負面的投稿,進而可能避免在該酒店住宿或在該餐廳用餐,這就存在一定的風險。

告訴我!goo上發布的負面問題和回答是什麼

告訴我!goo上也有可能出現誹謗的評論。

在告訴我!goo上,例如「如果要在這個區域住宿,你推薦哪家酒店?」這樣的問題和對應的回答可以被發布。其中,可能會有一些被認為是誹謗的負面內容的問題和回答被發布。那麼,告訴我!goo上發布的負面問題和回答可能包括哪些內容呢?以下是一些負面問題和回答的例子。

批評特定店鋪員工的實名問題

例如,有人發布了「○○的員工A(實名)對我態度如此惡劣,你怎麼看?」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因為該員工和發布者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基於誤解而發布了這樣的問題。然而,關於特定店鋪員工態度不佳的信息可能對該店鋪的經營產生負面影響。

回答中提到酒店沒有打掃房間

對於「我打算住在□□酒店,有住過的人可以分享一下感想嗎?」這樣的問題,有人回答說「□□酒店沒有打掃房間。太髒了,絕對不應該住在那裡。」這樣的回答。如果房間真的完全沒有打掃,這樣的回答可能對正在考慮住宿酒店的用戶有所幫助。然而,也有可能基於發布者的誤解或惡意,發布了這樣的回答。如果被寫成「□□酒店沒有打掃房間。太髒了,絕對不應該住在那裡。」,該酒店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回答而遭受住宿人數減少等損害。

其他,無稽之謗或風評損害的投稿等

在告訴我!goo上,可能會超出問題解答社區的範疇,對特定的服務、店鋪、員工等進行誹謗或造成風評損害的投稿。這樣的投稿應該被視為與5ch(前身為2ch)等匿名論壇的誹謗或風評損害的投稿一樣,應該被刪除。關於5ch(前身為2ch)的刪除請求方法,本所在下面的文章中詳細解釋。

https://monolith-law.jp/reputation/deletionrequest-for-2chand5ch[ja]

告訴你!如何舉報違反教えて!goo投稿指南的方式

對於被認為違反了教えて!goo投稿指南或使用條款的投稿,您可以從問題或回答的右下角的「舉報」按鈕進行舉報。

來自教えて!goo的舉報按鈕畫面

按下「舉報」按鈕並登入後,將出現以下的畫面,您可以在此寫下違反的項目和舉報內容並發送。根據「舉報」畫面上部的注意事項,運營人員將確認其內容,如果判定存在問題,將根據「使用條款」編輯或刪除註冊信息。

來自教えて!goo的違規報告畫面

根據教えて!goo投稿指南,禁止行為的典型例子如下。但是,這些只是示例,禁止行為並不僅限於投稿指南中的內容。此外,如果判定違反了指南,或者為了提供舒適的服務而需要採取某種措施,可能會根據「使用條款」刪除投稿等。

教えて!goo投稿指南(節錄)
・誹謗中傷,傷害他人的行為
・與違法行為相關的行為
・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
・公開自己的個人信息等
・侵犯他人隱私等(以下省略)

https://blog.goo.ne.jp/oshietegoo/e/8b3c38e5134b86b934b07ef536caa746

根據這個投稿指南,像「你怎麼看待○○的員工A(真名)對我這麼差的態度?」這樣的問題,似乎可以作為「侵犯他人隱私等」進行舉報。在這種情況下,您應該在舉報畫面中選擇「違反項目」為「公開個人信息」。

以違法行為為理由提出刪除請求的例子

本所將為您解釋提出刪除請求的流程。

在教えて!goo的投稿指南中,對於「誹謗中傷,傷害他人行為」,可能需要考慮名譽權侵害(日本名譽毀損法)的問題。名譽權侵害的要件有以下三點:

  • 公開地
  • 指出事實
  • 毀損他人名譽

例如,如果有人在網上寫道「□□酒店的房間根本沒有清潔。太髒了,絕對不建議住在那裡。」,

「□□酒店的房間根本沒有清潔。太髒了,絕對不建議住在那裡。」這樣的言論具有具體的意義內容,酒店的衛生管理在法律上受到一定的規範,被認為是沒有清潔房間的酒店對該酒店來說是不利的,該酒店將會主張他們已經適當地進行了清潔。然而,即使滿足了名譽權侵害的要件,如果滿足以下條件,則不會構成名譽權侵害,請注意。

  • 具有公共性
  • 具有公益性
  • 是真實的或被認為是真實的

不僅僅是上述的例子,對於其他可能被認為是誹謗或風評損害的投稿,也需要考慮是否構成名譽權侵害。然而,基於這些主張和法律論點進行的刪除談判,如果不熟悉法律,可能會有些困難。向具有豐富名譽權侵害知識的律師諮詢,往往能夠順利地進行刪除。關於名譽權侵害的成立要件,本所在下面的文章中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https://monolith-law.jp/reputation/defamation[ja]

透過臨時處分進行刪除

即使從「報告」按鈕進行報告,問題或回答仍未被刪除的情況下,您可以透過法院提出刪除請求。在教我!goo的問題和回答中,即使不透過訴訟程序,也可以透過臨時處分這種程序進行刪除。訴訟至少需要3-12個月,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超過一年。另一方面,臨時處分,如果諮詢熟悉聲譽損害的律師,從諮詢到刪除通常只需要2-3個月。臨時處分的流程如下:

  1. 提出臨時處分申請
  2. 審查(類似口頭辯論的程序)
  3. 支付保證金
  4. 發布臨時處分命令
  5. 執行

在臨時處分的情況下,除了法律主張外,還需要提供證明該主張的證據。例如,如果有人寫下「□□酒店沒有打掃房間。太髒了,絕對不要住在那裡。」,那麼您可以:

  • 該酒店的清潔手冊
  • 負責人填寫的證明已清潔的文件

作為證據,並主張「該酒店已經進行了適當的清潔」。然而,這種主張的證明可能很難單獨進行,而不諮詢律師。關於刪除臨時處分的詳細解釋,請參見下面的文章。

https://monolith-law.jp/reputation/provisional-disposition[ja]

透過臨時處分確定投稿者身份

若長期間有大量無稽之謗或風評損害的問題或回答被投稿,您可以請求律師進行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是基於日本《日本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法》(Provider Liability Limitation Act)第4條第1項的程序。透過此程序,您可以要求揭露發表無稽之謗或風評損害的問題或回答的投稿者的IP地址、姓名、地址等資訊。

在教えて!goo上,雖然有防止謗的指南和使用條款,但仍可能有特定服務或公司的仇恨者發表無根據的謠言或誹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知道投稿者的IP地址等,可能可以確定投稿者的身份。發信者確定的程序如下。

向內容服務提供者提出資訊揭露請求

  1. 申請發信者資訊揭露的臨時處分
  2. 確定經由的服務提供者
  3. 向經由的服務提供者申請禁止刪除發信者資訊的臨時處分
  4. 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的訴訟
  5. 根據法院的判決確定發信者

經過上述程序確定投稿者後,您可以向投稿者索賠確定投稿者身份所需的律師費用和慰撫金。關於發信者資訊揭露請求,本所在下面的文章中詳細解釋。

https://monolith-law.jp/reputation/disclosure-of-the-senders-information[ja]

總結

「教えて!goo」是一個方便的網站和應用程式,您可以在此發布各種問題或回答問題。然而,本所不能完全否認存在基於誤解或惡意的誹謗貶低或造謠傷害的投稿。對於這類投稿,您可能需要使用「通報」按鈕提出刪除請求,或通過法院提出刪除請求,甚至進行投稿者確定程序。對於名譽損害等法律主張,如果不請求律師,往往很難進行。如果您因誹謗貶低或造謠傷害的投稿而感到困擾,請務必向熟悉這些問題的律師諮詢。

Managing Attorney: Toki Kawase

The Editor in Chief: Managing Attorney: Toki Kawase

An expert in IT-related legal affairs in Japan who established MONOLITH LAW OFFICE and serves as its managing attorney. Formerly an IT engineer,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IT companies. Served as legal counsel to more than 100 companies, ranging from top-tier organizations to seed-stage Startups.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