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LITH 律師事務所+81-3-6262-3248平日 10:00-18:00 JST [English Only]

MONOLITH LAW MAGAZINE

Internet

他人的YouTube影片中的評論刪除申請方法

Internet

他人的YouTube影片中的評論刪除申請方法

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影片分享網站。近年來,透過YouTube走紅的YouTuber進軍娛樂圈,不僅吸引了原有的觀眾,也引起了廣大公眾的關注。

YouTube上的影片允許觀眾自由留言。由於評論區對所有人開放,因此,如果有人在其中發表誹謗中傷的言論,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損害。

在這裡,本所將解釋如何應對他人在您的YouTube影片下留言的情況。

關於YouTube的解說

YouTube是由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YouTube, LLC經營的影片分享網站。該公司於2005年成立,並在2006年被Google公司收購,現在是Google公司的子公司。只要在YouTube註冊帳戶,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上傳影片,因此從普通人到名人,全世界有許多人在使用。實際上,從自己的音樂和藝術,政治言論到商品介紹,各種目的的影片都被上傳。此外,即使沒有註冊帳戶,也可以免費觀看上傳的影片。由於這種便利性,據調查,截至2016年12月,YouTube的訪問者數量在全球排名第二。

YouTube評論引發的聲譽損害

YouTube上評論被刪除的情況

YouTube的影片上,只要有Google帳戶的人都可以輕鬆地撰寫評論。對於這些評論,觀眾也可以自由地回覆。因此,不僅可能出現對影片或影片演員的誹謗評論,而且在對他人的影片進行評論時,也可能被其他觀眾利用回覆功能添加誹謗評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瀏覽YouTube,評論欄也不例外。

因此,如果在YouTube的評論欄中出現誹謗,受害者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可能非常大。此外,除非進行特殊設定,否則YouTube的評論將以Google帳戶的註冊名稱發布。由於Google帳戶的註冊名稱在許多情況下都是真實姓名,因此,如果一個人輕率地以真實姓名發布評論,並因此受到第三方的誹謗評論,則可能很容易將該人與誹謗內容聯繫起來。除非影片被刪除,否則YouTube的評論欄將一直存在。因此,例如,如果公司在求職活動中偶然發現了評論,則可能對該人在選擇上產生不利影響,這是無法否認的。

因違反YouTube使用條款而刪除評論

如果在YouTube上發現有誹謗的評論,首先可以採取的方法是直接向YouTube要求刪除評論。為此,需要確認問題評論是否應根據YouTube的使用條款被刪除。YouTube是否根據刪除要求來刪除評論,完全是基於使用條款來判斷的。在YouTube的社區指南中,以下的評論被規定為刪除的對象:

・裸露或性感內容
・有害和危險的內容
・令人不悅的內容
・暴力和生動的內容
・騷擾和網路欺凌
・垃圾郵件、誤導的元數據、欺詐
・威脅
・侵犯版權
・侵犯隱私
・假冒
・威脅兒童的安全

https://www.youtube.com/intl/ja/about/policies/#community-guidelines

對於誹謗的評論,最容易成為問題的是上述的「令人不悅的內容」和「騷擾和網路欺凌」。對於「令人不悅的內容」,YouTube的社區指南進行了以下的解釋:

基於種族、民族、宗教、殘疾、性別、年齡、國籍、軍事經驗、社會階級、性取向、性別認同對個人或群體進行暴力行為的內容,或者煽動基於這些特性的歧視的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intl/ja/about/policies/#community-guidelines

例如,「○○人應該滾出去!」這樣的評論可以說是助長種族歧視的評論,屬於「令人不悅的內容」,可以要求刪除。另外,對於「騷擾和網路欺凌」,YouTube的社區指南進行了以下的解釋:

在YouTube上發布騷擾性的影片或評論是不被允許的。如果騷擾行為升級為惡意攻擊,本所可以在收到報告後刪除。其他情況下,如果只是感到一些不愉快,請忽略並忍受。

https://www.youtube.com/intl/ja/about/policies/#community-guidelines

因此,如果只是「這個評論的人什麼都不懂」這樣的批評性評論,可能性被刪除的可能性較低。但是,如果有「這個評論的人太笨了!下次見到他我要徹底打敗他」這樣的攻擊性強烈的評論持續不斷地出現,則可能被認定為「騷擾和網路欺凌」,有可能被允許刪除。

如何在YouTube上要求刪除評論

如果在YouTube上遭受誹謗評論,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每個評論的報告功能向YouTube方面要求刪除。具體步驟如下:

・將滑鼠指針放在問題評論上,顯示右上角的三個點標記。
・點擊右上角的標記,然後點擊顯示的「報告」。

・根據YouTube的社區指南選擇要求刪除的原因,然後點擊「報告」。

然而,如果有大量的誹謗評論分布在多個影片中,則從每個評論中報告都會很繁瑣。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YouTube內的「報告工具」來報告違反指南的評論。但是,請注意,要使用報告工具,您需要註冊頻道。

YouTube影片的誹謗評論刪除申請方法是什麼?律師解釋

此外,如果誹謗評論已經涉及到以下將要說明的名譽損害或侵犯隱私的情況,則可以從「法律問題的網頁表單」提出刪除要求。點擊此表單後,將出現選擇申請原因的畫面,請選擇相應的項目。請注意,如果選擇「不公平的待遇/騷擾行為」,將被引導使用評論報告功能,而無法繼續進行。

選擇申請原因並點擊「下一步」後,將顯示每個原因的詳細內容填寫頁面。在這裡,您需要指定問題影片URL和評論,並要求刪除。

關於如何根據違反使用條款的原因要求刪除YouTube影片的誹謗評論,本所在下面的文章中進行了詳細解釋。

相關文章:YouTube影片的誹謗評論刪除申請方法是什麼?律師解釋[ja]

關於違法並請求刪除評論的例子

對於誹謗中傷的評論,不僅可能違反使用條款,也可能存在違法的情況。常見的違法例子就是名譽毀損。在YouTube上發表的評論如果降低了他人的社會評價,就可能構成名譽毀損。然而,如果發表的事實是真實的,或者有合理的理由和證據相信其為真實,則不會構成名譽毀損。關於名譽毀損的成立要件,本所在下面的文章中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相關文章:名譽毀損的訴訟條件是什麼?解釋認可的要件和慰撫金的市場價格[ja]

例如,假設有人在藝人A的影片評論區以Google帳戶的真實姓名發表評論,並有人回覆評論說「這個評論的作者是和藝人A有婚外情的OL」。一般來說,有婚外情會降低人的社會評價,所以如果這種說法是無根據的,就可能構成名譽毀損。如果評論是違法的,您也可以根據日本《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法》向YouTube這樣的網站運營者提出防止傳輸的請求。這樣,您可以達到與刪除評論相同的效果。但是,請注意,這完全取決於YouTube的判斷,並不一定會被刪除。

利用臨時處分程序刪除評論

如果您直接向YouTube提出刪除評論的請求,但未得到回應,則可能需要通過法院提出臨時處分申請。臨時處分是一種簡單的法院程序,通常在大約1到2個月內可以得出結論。如果臨時處分的結論是應該刪除,那麼YouTube將根據此結論刪除評論。關於要求刪除投稿的臨時處分,本所在下面的文章中進行了詳細解釋。

相關文章:在誹謗中傷對策中重要的「刪除臨時處分」是什麼[ja]

透過臨時處分確定投稿者身份

若您因為誹謗中傷的評論而遭受精神困擾或實際損害,您可以選擇確定評論的投稿者並進行損害賠償請求等行動。確定投稿者身份的程序稱為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關於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本所在下列文章中進行了詳細解釋。

相關文章: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是什麼?律師解釋其方法和注意事項[ja]

國際法院管轄

經營YouTube的YouTube, LLC是一家在美國設有總部的外國法人。因此,是否能在日本的法院對YouTube進行訴訟程序成為了一個問題。然而,至少在YouTube的情況下,存在針對日本居民的網站,因此符合「在日本進行業務的人」這一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可以在日本法院提起訴訟的情況之一。因此,可以在日本的法院對YouTube提出刪除評論的臨時處分申請或者發信人信息公開請求。關於國際法院管轄的詳細解釋,請參見下面的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Facebook、Amazon等海外網站與國際法院管轄[ja]

總結:若因網路誹謗中傷而困擾,請向律師諮詢

YouTube是一個觀看人數極多的影片分享網站,因此,一旦出現誹謗中傷的評論,受害者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和實際損害往往會變得很大。網路上的誹謗中傷容易擴散,且除非刪除,否則會一直存在,因此,本所建議受害者應盡快向律師等專業人士諮詢。

本所事務所的對策介紹

Monolith法律事務所是一家在IT,特別是互聯網和法律兩方面都有豐富經驗的法律事務所。近年來,網路上散播的名譽損害和誹謗資訊已成為「數位刺青」,帶來嚴重的損害。本所事務所提供「數位刺青」對策的解決方案。詳細內容已在下文中說明。

Monolith法律事務所的業務範疇:數位刺青[ja]

Managing Attorney: Toki Kawase

The Editor in Chief: Managing Attorney: Toki Kawase

An expert in IT-related legal affairs in Japan who established MONOLITH LAW OFFICE and serves as its managing attorney. Formerly an IT engineer,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IT companies. Served as legal counsel to more than 100 companies, ranging from top-tier organizations to seed-stage Startups.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