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並公開他人住址會構成犯罪嗎?同時解說如何確認發文者身份
「沒想到自己的住址會被特定並在網上曝光」、「這算是犯罪吧」
當您面臨如同惡夢般的情況時,任何人都會感到恐懼與不安。然而,無需慌張。只要冷靜應對,就能將損害降至最低,並追究加害者的法律責任。
本文將詳細解說當您的特定住址在網上被曝光時,應採取的具體措施以及如何確定發帖者的身份。此外,本所還將介紹為何諮詢律師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您現在正面臨這種恐懼,請不要獨自承受,參考本文,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當住址被特定並曝光時,是否構成犯罪?
當個人資料中的住址在網絡上被曝光時,這些信息可能會被濫用,對您的實際生活造成傷害。因此,人們往往會認為「這當然構成犯罪」,但要追究刑責,必須滿足多種條件。
本文將詳細解釋當特定的住址在網絡上被曝光時,哪些情況會被認定為犯罪,哪些情況則不會。
刑法上不認定為犯罪行為
在刑法上,公開姓名或住址的行為並不被視為犯罪。這是因為存在一項原則,即除非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否則不予追究責任,這種思想被稱為「罪刑法定主義」。
即使公開姓名或住址的行為令人不快,它也不符合法律所規定的任何犯罪。本所經常聽到有人主張日本的名譽毀損罪,但由於日本的名譽毀損罪的必要條件是社會評價的降低,因此僅公開姓名或住址並不足以構成名譽毀損。
然而,如果公開姓名或住址的行為伴隨著其他犯罪行為(如威脅、跟蹤行為等),則可能會因其他罪行而受到追究。
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是可以被認定的
姓名和地址是應受保護的隱私資訊,若未經本人同意而被公開,可能會被認定為侵犯隱私權。
即使不構成刑法上的犯罪,侵犯隱私權也可能被認定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因此可能成為損害賠償請求的對象。
特別是在互聯網上公開地址的情況,很可能會被認定為侵犯隱私權的高風險案例之一。然而,僅僅公開地址或姓名,賠償金額通常不會太高。
此外,要提出損害賠償請求,必須確定發帖者的身份。這需要進行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的程序,對於沒有法律知識的人來說,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
隱私權是基於日本國憲法的基本人權之一。詳情請參閱日本國憲法第13條。
參考:日本國憲法[ja]
並非所有情況下侵犯隱私權都會被認定
雖然隱私權是一項重要的權利,但並不是個人資訊一旦被公開就必然構成侵權。以下情況中,隱私權的侵犯可能不會被認定:
- 當事人已同意資訊公開:若有當事人的同意,則不構成隱私權的侵犯。
- 公開的資訊具有公共性,且對公共利益有益:例如,政治家的貪污疑慮等社會重要資訊,若被認為對公共利益有益,則可能不構成隱私權的侵犯。
- 資訊公開有正當理由:如新聞機構在合理採訪活動中公開資訊,若有正當理由,則不構成隱私權的侵犯。
- 一般國民知悉該資訊的權利優於個人隱私不被公開的利益:特別是具有高度公共性與公益性的資訊。例如,個人的犯罪記錄,國民的知情權往往優先於隱私權,因此即使公開也可能不構成隱私權的侵犯。
特別是,具有高度公共性與公益性的資訊,隱私權與國民知情權之間的衝突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個人的犯罪記錄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即使公開也可能不構成隱私權的侵犯。
隱私權是一項重要的權利,但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受到保護。本所需要理解在哪些情況下,根據資訊的內容和公開的狀況,隱私權可能會受到限制。關於隱私權的更多解釋,請參閱以下文章。
當特定住址被公開時的應對方法
當您的住址在網上被曝光時,您應該如何應對呢?具體來說,「提出刪除請求」、「確定發帖者身份」以及「索取損害賠償(賠償金及慰問金)」是有效的處理方法。
向公開媒體提出刪除請求
當您的住址等個人資訊在網上被公開時,首先應該做的是向該信息發布的媒體(社交網絡、論壇、網站等)提出刪除請求。許多網站都設有禁止發布個人資訊的使用條款。如果按照網站的規則提出刪除請求,獲得回應的可能性很高。
刪除請求的程序和規則因網站而異。首先,請檢查問題帖子所在網站的使用條款,並按照其中記載的刪除請求方法進行操作。在多數情況下,網站會提供專用的刪除請求表格。
提出刪除請求時,請具體說明以下內容:
- 公開您住址的帖子的URL
- 能證明您住址的證件(如駕照等)
- 您希望刪除的理由
雖然根據網站的不同,處理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持續堅持要求刪除的態度非常重要。
透過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來特定發帖者
要追究在網上公開地址的人的責任,首先需要特定發帖者。一般來說,這需要對發帖所在的網站和發帖者所使用的網絡服務提供商(ISP)提出資訊開示請求。
資訊開示請求是一個通過法院進行的法律程序,個人處理可能會有困難。請咨詢律師,並獲得專業支持。
特定發帖者的流程如下:
- 對網站進行發帖者IP地址開示請求:首先,對發生書寫行為的網站提出開示發帖者IP地址的請求。根據網站的不同,可能需要法院的臨時處分決定。
- 從IP地址特定網絡服務提供商:根據開示的IP地址來特定發帖者所使用的網絡服務提供商。
- 向網絡服務提供商請求開示發帖者個人資訊:向特定的網絡服務提供商提出開示發帖者的個人資訊(如姓名、地址等)的請求。這裡大多數情況下也需要法院的判決。
- 特定發帖者:根據開示的資訊來特定發帖者。
自令和4年(2022年)10月1日起,根據修正後的日本《網絡服務提供商責任限制法》,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的程序已經簡化,減輕了受害者的負擔。特定發帖者對於進行損害賠償請求等法律措施非常重要。請在專家的支持下進行適當的程序。關於開示請求的詳細內容,請參閱以下文章。
相關文章:解析令和4年10月1日開始的「發信者資訊開示命令事件」 發帖者特定將變得更迅速[ja]
以民事責任索賠損害賠償金及慰問金
當個人隱私被侵犯時,可以對因侵權行為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和經濟損失提出損害賠償金和慰問金的索賠。
特別是當住址等個人資料被反覆公開,或者公開行為已造成實際損害時,索賠損害賠償金和慰問金可以作為一種威懾力量。若您遭受了隱私侵犯,建議您諮詢律師,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追究網絡上住址洩露之法律責任時的注意事項
當您遭受侵害時,確實可以通過特定發帖者的住址來追究其法律責任,但這一過程並非總是那麼簡單。本文將解釋在追求法律責任時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追究發帖者所需時間較長
要特定在網絡上公開住址的發帖者並追究其法律責任,您需要向網絡服務提供商提出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
然而,這一程序需要時間,從提出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到特定發帖者,通常需要6個月到1年的時間。由於需要通過法院進行相關程序,這無可避免地會耗費較長時間。
另一方面,網絡服務提供商一般保留通信記錄的時間為3至6個月。對於手機公司來說,這一時間可能更短,通常只保留約3個月。
這意味著,為了特定發帖者,您需要盡可能快地開始進行IP地址的開示請求。如果超過了通信記錄的保存期限,特定發帖者的身份將變得極其困難。
因不構成刑法上的犯罪,請向律師咨詢
如前所述,網絡上公開住址的行為雖然侵犯了隱私權,但並不構成刑法上的犯罪。因此,即使向警察咨詢,通常也無法受理您的受害報告。
處理隱私權侵犯問題需要進行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損害賠償請求等多項法律程序,因此,尋求具有專業知識的律師協助是解決問題的捷徑。雖然個人也可以進行資訊開示請求等程序,但如果缺乏法律知識和經驗,手續可能會變得複雜,或者結果不盡人意的風險會增加。
向律師咨詢後,您可以獲得以下各種支持:
- 根據情況選擇適當的法律手段
- 代理繁瑣的手續
- 與加害者進行談判
- 損害賠償請求的支持
如果您在網絡上的住址被公開而感到困擾,請首先咨詢律師,並獲得專家的建議。
總結:當特定住址被公開時,應諮詢律師
在網絡上公開住址等個人資料,是對隱私的侵犯,絕不可被容忍。因此需要迅速應對,首先請保持冷靜,嘗試本文介紹的處理方法。
- 向公開媒體提出刪除請求:由於大多數網站都設有禁止發布個人資料的使用條款,因此首先應向網站運營者提出刪除請求。
- 透過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來確定犯人:為了採取法律措施,如損害賠償請求,需要進行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迅速應對至關重要。
- 作為民事責任提出賠償金和慰問金請求:對於精神痛苦或財務損失,您可以提出賠償金和慰問金的請求。
如果您覺得自己處理困難,請不要猶豫,向律師尋求諮詢。律師能夠根據情況提出最佳解決方案。特別是在以下情況下,律師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 感覺資訊開示請求的程序複雜
- 與加害者進行談判困難
- 不清楚損害賠償請求的程序
網絡上的隱私侵犯是一個嚴重問題。不要獨自擔憂,借助專家的力量,進行適當的處理。
本所提供的對策介紹
Monolith法律事務所是一家在IT領域,特別是互聯網和法律兩方面都擁有豐富經驗的法律事務所。近年來,網絡上散布的名譽風險和誹謗中傷信息,已經成為所謂的「數位刺青」,對個人和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本所事務所提供了一系列針對「數位刺青」的解決方案。請參閱下文以獲取更多詳情。
Monolith法律事務所的服務範疇:Digital Tattoo[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