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允許擅自公開他人姓名會構成犯罪嗎?同時解析個人資訊遭曝光的案例
在當今時代,由於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普及,任何人都能輕易地發布信息。然而,這也意味著需要格外謹慎地處理個人信息。許多人可能想知道,如果有人未經允許就公開他們的名字,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法律問題。同時,當自己的名字被公開時,許多人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結果只能無奈地放任情況發展。
本文將介紹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上,如果個人信息如姓名等被未經授權公開並被忽視時所帶來的風險。此外,本所將通過具體案例,解釋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以及法律上可以追究哪些責任。
擅自公開他人姓名可能侵犯隱私權
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上未經允許公開他人姓名(真實姓名)等個人資訊的行為,可能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隱私權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它保護個人不被未經同意地公開私生活上的資訊。隱私權保護個人的私密領域,是被視為「個人權利之源」的重要人權。
隱私權是根據日本國憲法(日本憲法)第13條的解釋而得到保障的基本人權之一。雖然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但通過憲法的解釋和判例已經得到確立。在互聯網上擅自公開他人姓名等行為,因為侵犯了個人的私密領域並公開私生活資訊,可能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擅自公開他人姓名可能構成違法行為的情況
侵犯隱私權的行為並不一定立即構成違法,但根據公開的內容和相關附加信息,可能不僅侵犯隱私權,還可能觸犯刑事罪行。
本文將結合相關的刑法例子,解釋在網絡上擅自公開他人姓名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
網絡誹謗中傷與刑法的適用
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上發布他人姓名的同時,若附帶誹謗中傷的內容,不僅侵犯了隱私權,還可能觸犯了日本刑法上的日本的名譽毀損罪(刑法第230條)或日本的侮辱罪(刑法第231條),從而面臨刑事處罰。日本的名譽毀損罪的定義如下:
公然指出事實,損害他人名譽的人,不論該事實是否存在,都可能被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五十萬日元以下罰金。
引用:日本的侮辱罪及日本的名譽毀損罪的規定沿革|法務省[ja]
日本的侮辱罪的定義則如下:
即使未指出事實,但在公眾場合侮辱他人的,將被處以拘留或科料。
引用:日本的侮辱罪及日本的名譽毀損罪的規定沿革|法務省[ja]
換言之,若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等公開場合擅自公開他人姓名,並對該人進行名譽毀損或侮辱,則可能會因日本的名譽毀損罪或日本的侮辱罪等刑事罪行而受到追究。
復仇色情
在網絡上擅自公開他人姓名,並展示其性質影像或影片,不僅侵犯隱私,更違反了「私事性的影像記錄提供等之被害防止相關法律(通稱:日本復仇色情防止法)」,可受到刑事處罰。復仇色情的成立不分性別,因此不僅女性,男性也可能成為受害者。
相關文章:復仇色情法律是什麼?也解說了罰則內容與對應方法[ja]
在某些情況下,公開個人資訊並不構成犯罪
本所先前提到,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上擅自公開他人的姓名等個人資訊可能會構成犯罪。然而,並非所有公開個人資訊的行為都會被視為犯罪。
如果發布的內容明顯是誹謗性文字,或者同時發布了性的圖像,這些情況下犯罪的要件是清晰的。但也有一些情況,判斷是否構成犯罪相當困難。僅僅侵犯隱私權並不會立即導致刑事處罰,因此需要仔細評估是否構成犯罪。
網絡與社交媒體上常見的個人資料外洩案例
本文將解說在網絡和社交媒體上常見的他人個人資料外洩實例。這些行為可能是在情緒化下不經意地發生,或是無意中不小心造成的,但本所將舉例說明哪些個人資料外洩行為可能被視為違法。
公開真實姓名並進行誹謗中傷
當您公開他人的真實姓名並發表誹謗中傷或降低社會地位的言論時,可能會被控以日本的名譽毀損罪。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發文例子:
- 〇〇在消費者金融(高利貸)中負有巨額債務,幾乎瀕臨破產
- 〇〇過去曾因盜竊罪被警察逮捕
- 〇〇實際上學習能力極差,考試全科不及格而留級
如上所述,當您出於降低他人社會評價的目的,公開真實姓名並發布具體事實時,可能構成日本的名譽毀損罪。發布的事實內容是否為真實或虛假並不影響日本的名譽毀損罪的成立,但必須是一定程度的具體事實。
公開騷擾行為或衝突事件
近年來,在X(舊Twitter)等社交媒體上,因正義感而公開騷擾行為或衝突事件的情況有所增加。即使對方確實有騷擾行為,根據發文內容,也可能構成日本的名譽毀損罪。
此外,不僅公開對方的真實姓名,還發布未經馬賽克處理的面部圖片,可能侵犯隱私權,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侵犯肖像權,從而可能追究民事責任。
公開個別的交流內容
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私人訊息(DM)、LINE、電子郵件等兩人之間的交流,也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構成犯罪。
將交流內容截圖並上傳至社交媒體等網絡平台的行為本身可能不構成違法,但如果公開的交流內容屬於名譽毀損性質的發文,或者是未隱藏真實姓名的曝光方式,則可能會被追究責任。
判斷是否違法的個人資訊曝光行為的難題例子
如本所先前所述,將實名等個人資訊曝光於網際網路或社交媒體,視情況可能構成日本的名譽毀損罪或報復色情等違法行為。即使不涉及刑事處罰,也可能會被追究民事責任。然而,並非所有個人資訊的曝光行為都是違法的,有些情況下判斷是否違法極為困難。
匿名活動者的實名被曝光
許多使用匿名或筆名活動的網紅、作家等人,以及在酒店或夜總會使用藝名工作的人員,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真實姓名被公開。在這些人不願意的情況下,將其實名公開的行為可能侵犯了隱私權。
實名的伏字或首字母被曝光
對於那些不願公開真實姓名活動的人來說,即使不是直接曝光其實名,而是使用伏字或首字母來公開姓名,這種行為本身並不構成隱私權的侵犯。因為使用伏字或首字母,很難將其指向特定的個人。
然而,即使使用了伏字或首字母,如果其他相關資訊一結合,就能輕易地特定出是誰,那麼這種發文或留言就等同於曝光了實名,同樣構成了隱私權的侵犯。此外,如果發文還包含誹謗中傷的內容,那麼也可能構成日本的名譽毀損罪。
網絡與社交媒體曝光後可追究的法律責任
當您的真實姓名等個人資訊在網絡或社交媒體上被曝光時,不僅可能侵犯了隱私權,還可能追究刑事責任或民事損害賠償。本文將解釋在網絡上未經允許地公開姓名並被曝光時,可能會追究哪些法律責任。
刑事罰所涉及的刑事責任
如果發布的內容包含誹謗中傷,則可能適用日本的名譽毀損罪(日本刑法第230條)或日本的侮辱罪(日本刑法第231條),從而追究刑事責任。日本的名譽毀損罪的刑罰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者五十萬日元以下罰金;日本的侮辱罪則可能被判處拘留或科以罰金。
相關文章:日本的侮辱罪是什麼?律師解釋具體的言詞例子及與日本的名譽毀損罪的區別[ja]
損害賠償所涉及的民事責任
如果能夠確定在網絡上曝光個人資訊的加害者,則可以追究其民事責任並要求損害賠償。民事責任與刑事罰是分開的,即使未被判刑事罰,加害者仍可能被法院要求支付損害賠償。要確定曝光個人資訊者的身份,可以通過法律手段提出「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
相關文章:發信者資訊開示請求是什麼?律師解釋修正後的新程序及其流程[ja]
網絡與社交媒體上個人資訊的曝光風險
當您的真實姓名等個人資訊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上被曝光時,您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是好。若內容惡劣,您可能會覺得必須採取某種行動,但如果情況看似並不那麼惡劣,且實際損害似乎也不存在,您可能會選擇暫時觀望。
然而,個人資訊若在任何人都能輕易瀏覽的互聯網上被曝光而不加以處理,可能會帶來各種風險。
除個人資訊外的謠言與虛假信息的擴散
個人資訊如姓名等被公開且置之不理,不僅僅是個人資訊的泄露,還存在著除了個人資訊外,謠言和無根據的言論被發布的風險。因個人資訊被公開,可能會因為姓名部分相符等原因,導致基於猜測的謠言被發布。
過去的實例中,有人因為與肇事逃逸嫌疑人同姓,或是住址與事故現場接近,而遭受與事件無關的第三方被誤認為嫌疑人並遭到謠言攻擊的情況。受害者所經營的公司,因為被誤認為是「肇事逃逸嫌疑人之父親經營的工作場所」,其詳細地址等資訊在網絡上被公開,導致全國各地的抗議電話紛至沓來。
資訊透過其他媒介進一步擴散
個人資訊的風險不僅限於最初發布於社交網絡或論壇,還可能被轉載至其他媒介,導致資訊進一步擴散。隨著資訊在其他社交網絡或網站迅速傳播,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可能會使實際損害進一步加劇,因此需要特別留意。
當個人資訊在眾多社交網絡和網站中擴散後,要進行如刪除帖子等應對措施將變得更加困難。此外,隨著更多人的關注,之前提到的謠言或虛假信息的撰寫風險也會相應提高。
騷擾或惡作劇導致的實際損害
不僅是真實姓名,甚至住址和電話號碼等個人資訊也有被公開的風險,這是無法否認的。特別是在前述的憶測性謠言發帖中,如果被誤認為某事件的嫌疑人,可能會導致情況升級,連自宅或工作場所的資訊也被公開。
一旦這些資訊被擴散,就可能會遭受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惡作劇電話、抗議電話或郵件的實際損害。從出於好奇心或輕微惡作劇的案例,到因信以為真的謠言而帶著錯誤的正義感進行抗議的電話,這些情況都非常棘手。
影響生活大事節點的資訊
由於網際網路上公開的資訊任何人都能輕易查看,因此被曝光的個人資訊隨時可能被人瞥見,這並不奇怪。根據被曝光資訊的內容,可能會對結婚、求職等人生重要時刻產生不良影響。對於查看者來說,很難驗證內容的真實性,因此不論真假,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當個人安全受到威脅
當您的真實姓名以及家庭或工作地點被公開時,存在著第三方可能會突然出現在您的住所或工作場所,從而對您本人構成威脅的風險。不僅是洩露個人信息的始作俑者,那些看到信息的人也可能會突然來訪,這種情況極其危險。第三方的出現不僅可能危及您個人的安全,也可能對您的家人造成威脅。
網絡與社交媒體上個人資訊的曝光處理方法
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上個人資訊被曝光可能會帶來各種風險,若置之不理,最壞情況可能會危及自己或家人的安全。因此,盡早採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解說當個人資訊在網上被曝光時的處理方法。
向人權諮詢窗口尋求協助
日本法務省設有電話「大家的人權110號」和網絡「網絡人權諮詢接待窗口」等諮詢服務。當隱私權受到侵犯或個人資訊被擅自公開且存在實際損害風險時,首先應尋求諮詢。
向發帖媒體要求刪除或凍結帳號
若在社交媒體或論壇上個人資訊被曝光,可以向發布該資訊的媒體運營公司或管理者提出刪除請求,從而移除帖子。同時,也可以要求凍結發帖帳號,進而防止惡意發帖者造成進一步的二次傷害。
為追究刑事責任而向警方諮詢
不僅是隱私權侵犯,包括誹謗中傷在內的情況也可以向警方諮詢,以追究刑事責任。追究刑事責任需要執法機關進行調查,因此可能需要提交受害報告或告訴狀。對於網絡或社交媒體的問題,也可以諮詢警方設立的「網絡犯罪諮詢窗口」。
為追究民事責任而向律師諮詢
除了追究刑事責任外,也可以追究民事責任並要求賠償損失。為了追究民事責任,建議諮詢法律專家——律師。
向律師諮詢時,即使不知道帖子發布者是誰,也可以通過發信人資訊開示請求來確定發帖者身份。此外,律師還能就追究發帖者民事責任時應注意的事項提供專業建議。
總結:當您的名字或個人資訊被公開時,首先應該尋求諮詢
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上未經允許公開他人姓名等個人資訊的行為,可能侵犯隱私權,並且可能引起刑事責任或民事責任。當您的姓名等資訊被未經允許地公開在互聯網上時,即使目前階段沒有實際損害,也無法預知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
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會對您自己或家人造成直接的危險。如果您的實名等個人資訊被未經允許地公開,請首先與律師進行諮詢。及早諮詢並採取措施,可以適當地預防實際損害的發生或減少損害的擴大。
本所提供的對策介紹
Monolith法律事務所是一家在IT領域,特別是互聯網和法律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律師事務所。近年來,網絡上散布的名譽損害和誹謗中傷信息,如同「數位紋身」一樣,造成了嚴重的損害。本所事務所提供針對「數位紋身」的解決方案和對策。詳細內容請參閱下文。
Monolith法律事務所的業務範圍:Digital Tattoo[ja]
Category: Internet